索 引 号: 11371700004333363B/2024-13688 分  类: 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发布机构: 菏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4 年 01 月 09 日
标  题: 城投控股集团2023年履行社会责任重点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24 年 01 月 09 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内容概述: 城投控股集团2023年履行社会责任重点工作报告
  • 索 引 号:11371700004333363B/2024-13688
  • 分  类: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 发布机构:菏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标  题:城投控股集团2023年履行社会责任重点工作报告
  • 成文日期:2024 年 01 月 09 日
  • 发布日期:2024 年 01 月 09 日
  • 内容概述:城投控股集团2023年履行社会责任重点工作报告

城投控股集团2023年履行社会责任重点工作报告

字号:        

     浏览量:

2023年,菏泽城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全心全意为政府分忧、为财政解难、为社会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用实际行动坚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经济责任、环境责任、行业责任。先后荣获2023年“山东社会责任企业”,菏泽市2023年“五为”文明实践“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菏泽市“2023年度内部审计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阵地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累计开展学习23次,召开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2次。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举办专题读书班4期,党委委员讲党课6次,邀请宣讲团专家到集团讲授专题党课2次。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关键节点、关键人员的排查工作,强化舆论阵地建设。全力配合做好市委巡察及巡察整改工作。开展“三比三学”“我为发展献良策、解难题、建新功”活动,持续强化党性锤炼和作风建设。划定党员责任区9个、成立党员突击队5支、设立党员先锋岗8个,充分激发党员先进性。开展各类警示教育及提醒23次,廉政谈话203人次,持续强化“一岗双责”,持续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巩固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点产业突破发展的“主引擎”。天和铜业成功开发了S9HP系列屏蔽新产品,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双85测试”的压延铜箔厂家。大树达孚公司荣获“科创中国”专利信息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康沃控股荣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荣誉称号;兴菏公司积极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工作,设立远程异地评审专用场地,搭建完备的远程异地评审系统,为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做出了贡献。

推进项目建设,强化民生保障。疾控中心项目现已全部封顶;完成绿洲、华章“保交楼”住宅1530套,正在交付;人民广场、丹华广场及应急疏散基地三个人防工程全面竣工并招商运营;公卫中心项目建设完成交付运营;齐鲁工大宿舍楼按期交付使用,提升了市民生活空间品质,优化了城市功能。

提供资金保障,支持经济发展。完成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1.9亿元,在保余额1.4亿元;开展应急转贷业务、供应链业务、保理业务,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发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全方位支持产业发展资金需求。积极落实市政府“保交楼”部署,全力保障“保交楼”资金供给,完成保交楼7万套,保护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健康。关心职工健康,按照性别、年龄优化体检项目,体检项目进一步丰富,并为女职工免费开展“两癌”筛查。利用现有办公场地,完成体能训练室、工会活动室、图书角等工会活动室建设,完成妈妈小屋建设,提升职工幸福指数。按时按标完成春节、中秋节慰问品发放;为会员定制生日贺卡、发放生日蛋糕券;组织员工参与“齐鲁工会APP”各项会员活动;关心职工生活,扎实开展“五必访、五必贺”,一年来,累计慰问工会会员14人次,让职工在工作生活中,始终感受到公司与工会组织的关怀。为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安全,按照国家法规和标准,结合生产实际,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并且定期开展职业健康体检。

支持公益事业,践行社会责任。深入开展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先后派出3批次6人担任扶贫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扶持和产业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积极筹集乡村振兴资金,全力支持乡村振兴项目,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走进敬老院为老人送祝福送温暖送爱心;开展“慈心一日捐”,筹集善款7.67万元组织;参加“菏你同行”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人次,服务时长5000余小时,让新时代文明之风吹遍菏泽,用社会责任实践塑造优秀国企形象。菏泽市万福实验学校积极实施“青蓝工程”,发挥老教师、优秀教师“传帮带”作用,多名教师被评为市、区级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学校被定陶区教体局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下一步集团将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使公司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转变为现实技术经济优势,使技术创新工作为公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持续关爱员工全面健康发展,保障员工合法权益。节能降耗加强环境治理,完善节能组织管理,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加大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鼓励爱心帮互行为。加强帮扶解困工作,为弱势群体提供切实帮助。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