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动态】公交十年之变,擦亮“菏泽蓝”

字号:        

     浏览量: 发文日期:2024-01-10

交通是城市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而作为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和城市形象的流动窗口,公共交通则常被誉为“城市的血脉”,流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10年间,滚滚向前的公交车轮,见证着菏泽的发展与变迁。从2013年到2023年,常规运营线路由30条增至49条,运营线路总长度由400余公里增至1013.6公里……从单一的出行工具到民生服务、通勤定制一站式“管家服务”,一路见证着城市的变迁与发展,也体现着城市的风度与温度。

       政府主导政策扶持

“现在坐公交出门太方便了!以前等一辆车半天不来,坐着也颠簸得不舒服,现在公交车又多,去哪儿都方便,坐着还舒适!”家住华平小区的李大爷感慨地表示,自从办了老年卡,他越来越喜欢坐公交出行了。

十年前,放眼同级其他城市,已经形成公共汽车、出租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地铁等综合公共交通出行网络。菏泽还是“满街尽是三轮车”的出行情景,仅有的公交车也都是柴油车,冒黑烟,有污染,噪音大;车辆少,市民等车的时间长,乘坐体验也不好。

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 将“公交优先”提升至战略高度。2013年8月,菏泽市出台《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菏泽市委、市政府践行群众路线,诠释为民情怀,将公交事业发展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把“每年新增 100 辆新能源公交车”纳入市政府年度十大民生实事,连续 8 年购置新能源公交车,菏泽公交迈入跨越式发展阶段。

从柴油到天然气再到纯电动公交车,公交车辆加速更新迭代,车辆科技配置、车容车貌大为改观,乘车环境大为改善,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日益完善。截至目前,已建成22处各类公交场站,1303个公交站点,439座站亭,61座智能公交站牌;为满足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需求,先后在10处公交停调车场站建成充电桩187个。

跟李大爷相比,新一代年轻乘客选择公交出行的理由更“时髦”,“坐公交车好啊,多环保。”家住和平小区的王女士是低碳出行的践行者,“被尾气一熏,感觉天空都没那么蓝了”。

城区1107辆新能源公交车,每辆公交车平均乘载人数为轿车的15倍,每投放一台新能源公交车约等于治理50辆市内轿车的排放污染,约等于治理55350辆市内轿车的排放污染。纯电动车辆的推广应用意味着公交以更新的观念和创新的方式,适应着城市的发展,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做出贡献。

如今,一辆辆崭新的公交车行驶在菏泽的街头。菏泽公交集团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把多年文化积淀化作不竭的发展动力,在为民服务的路上乘风破浪、砥砺奋进!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