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1700004333363B/2025-15534 分  类: 企业经营情况
发布机构: 菏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5 年 02 月 13 日
标  题: 菏泽市市属国资国企2024年运行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3 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内容概述: 菏泽市市属国资国企2024年运行情况报告
  • 索 引 号:11371700004333363B/2025-15534
  • 分  类:企业经营情况
  • 发布机构:菏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标  题:菏泽市市属国资国企2024年运行情况报告
  • 成文日期:2025 年 02 月 13 日
  • 发布日期:2025 年 02 月 13 日
  • 内容概述:菏泽市市属国资国企2024年运行情况报告

菏泽市市属国资国企2024年运行情况报告

字号:        

     浏览量:

2024年,菏泽市国资委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市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坚定不移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24,菏泽市属企业资产总额2833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336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12.6%;实现营业总收入293亿元,上交税费总额10.3亿元。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把牢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顺利完成整体改革任务的70%,指导各市属国企制定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及工作台账,做好全市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展情况通报,郓城县被省国资委评定为“县级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创新实践基地”。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审核完成2024年度市属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方案,指导企业做好2023年度工资总额清算评价工作,组织企业兑现三年任期激励收入,推进符合条件的子企业有序实施中长期激励。把好进人关口,严禁企业私自招聘,除退役军人等政策性安置外,全年未新进人员,同时指导各企业优化内部人力资源配置。巩固“总部去机关化”治理成效,重新核定各集团总部内设机构、人员编制,87人充实到一线岗位。截至2024年底,市属企业在岗职工人数1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1万元/人,实现稳步提升。持续抓好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完成2023年度国有资产统计分析、财务决算、经营业绩考核审计报告审核,制定《市属企业领导人员2024年度综合考核实施方案》,对标全市GDP增速指导市属企业完成设定2024年经营业绩考核目标。持续推进中长期激励机制,指导企业制定2024年中长期激励工作计划及中长期激励实施方案,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144户权属企业实施中长期激励。对标一流强化国企品牌创建向省国资委报送水务集团“尧舜牡丹”、交通集团“爱心互动 真情交通”、公交集团“菏泽巴士”等国企品牌故事。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经验示范引领作用,三个聚焦积极探索国企大监管模式》《菏泽国资国企转型升级出新产业出新质效》被省国资确定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菏投集团《抓好人事改革三项重点破解市属国企高质量发展人才选用难题》城建集团《用好“能上能下”指挥棒 拉满干事创业“动力阀”》公交集团《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公交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批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典型案例在全市推广。

(二)聚焦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加强主责主业管理,开展“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出清行动,累计清理僵尸、空壳公司30家。开展国企间专业化整合,印发《关于市属企业开展“一企一业、一业一企”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市属企业选择不少于2户符合条件的子企业,委管企业选择不少于1户符合条件的子企业开展试点工作,探索打造业务清晰、管理统一、运营一体的专业化发展模式,为全面实现“一企一业、一业一企”提供经验。大力推进市属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工作,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24年市属企业中菏泽城投、土发集团及水务集团权属企业山东乡村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获评主体信用评级AA+,总量达到9户。扎实推进市属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助力重大项目落户落地。财金集团与鲁银投资集团、单州实业发展集团三方共同成立鲁银(菏泽)盐业有限公司,吸引到位资金6700万元。菏建国投与拓界文旅产业(青岛)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华英嘉年华项目,签约金额1.07亿元。规范国企投资行为,印发《关于市属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的通知》,明确投资金额低于2000万元、且高于200万元的主业项目,投资金额低于1000万元、且高于100万元的非主业项目,须报市国资委进行备案。印发《关于规范市属企业投资新设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引导各企业新设公司聚焦主业布局,严格控制新设非主辅业子公司。强化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落实《菏泽市市属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市属企业开展投资后评价工作形成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及反馈意见。

(三)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落实债务风险提前3个月预警制度,年形成有关债务风险报告21有序推进利率7%及以上的高息债务置换,截至2024年底,高息债务较年初减少39.69亿元,清理化解率32.17%加强财务监管,联合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发《加强市属企业财务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重新修订《市属企业财务总监履职考核办法》,规范开展2023年度财务总监履职考核,组织开展企业经营风险提示事项“回头看”行动。加强审计监管,联合市审计局印发《关于加强市属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督导企业做好审计专报问题整改,向市委市政府报送整改报告13份。完善现有审计监督工作机制,强化内部审计体系建设,由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直接分管内审机构。加强对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全过程监管,督导企业做好审计专报问题整改工作,已整改完成并销号审计发展问题72项。加强阳光采购监管,印发《市属企业招标项目评定分离操作办法》,持续推进招投标项目评定分离工作。2024年阳光采购开标项目308个,总预算32.44亿元,中标价31.17亿元,节约资金1.27亿元,节约率3.9%。实施评定分离的项目68个,其中完成评定分离项目45个,暂停2个,正在履行程序21个。严格落实国有资产交易评估备案制度,2024年,市属企业完成各类交易33笔,增值85.49万元,溢价率1.22%。加强数字化监管,完善菏泽市国资监管平台,将市属企业“三重一大”、投资决算、融资担保、安全生产等事项全面纳入在线系统监管。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导企业完善公司级、部门级、项目级、车间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年市属企业及权属企业共签订责任清单45578,督导市属企业在重要节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全年市属企业共开展安全检查共7860次,发现各类问题隐患10102处,整改10102处,整改率100%。

(四)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印发《市国资委党委关于在市属国资国企系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明确8项重点任务,指导系统内各级党组织讲纪律党课215次、主题展览或宣讲102场、观看廉政教育片105部、实地教育47次。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与落实市委提升干部能力作风20条意见结合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结合,制定《提升市属国企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实施方案》抓实抓细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配合市委巡察办完成对市国资委党委和16户企业党委巡察整改的验收工作,深入推进4个提升和6个专项整治行动市国资委与菏泽城投、菏投集团、土发集团、水务集团、通盛集团等5户企业在巡察整改成效评估中获评“好”等次扎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自上而下开展宣讲。落实“第一议题”和列席旁听等制度,集中学习研讨18次,到企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列席旁听14次。印发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年度任务安排,定期听取班子成员和下级党委书记履职情况汇报,开展廉政谈话42人次。稳妥处理信访件187件、市长热线2060条。抓好企业原“一把手”案件剖析,系统内开展警示教育47次。落实市委关于建设清廉菏泽要求,细化45项措施。抓实抓细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党建“强根铸魂”攻坚突破,打牢基层基础。印发年度党建责任制清单,确定17项国企党建发力重点。召开系统党的建设工作推进会,将2024年作为“党建攻坚突破年”,明确4项国企党建攻坚重点。积极开展党建品牌选树和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全年评选过硬党支部10个,培育市级标准化党支部4家,3个入选山东国资国企党建品牌建设成果展。扎实开展国企党建“强根铸魂”攻坚突破行动,指导市属国企开展对标提升21次。抓好市属企业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市属企业领导干部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举办外部董事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修订《市属企业董事会和董事评价办法》,开展外部董事履职能力调研。选派32名优秀人才到省属企业交流学习,储备一批后备人才。

与此同时,全市国资国企系统坚定扛牢责任担当,在服务全省重大战略、保障改善民生、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主动作为、冲锋在前,有力发挥了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二、当前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企业生产经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市属企业创新性项目少、实体产业体量小,承担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多,经营性资产规模小,盈利能力差。外加受当前经济大环境影响,多数企业在营收、利润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下滑。市属企业整体上资产周转率相关指标偏低,企业持有土地因手续不完整、位置偏远、房地产行业低迷等原因,资产盘活难度大,闲置土地导致企业资金沉淀,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同时增加了企业财务成本,制约了企业发展。

(二)资本结构和产业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总体上看,市属企业资本布局仍集中在社会服务业、房地产、建筑业和工业等传统行业,约占资产总额的90%。存在企业成立时间较短、发展规模较小、产业布局较分散、部分产业类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弱的现象。因城市容量小、市场小,市属企业在经营中不可避免存在同质化现象。受人员安排、资产处置、债务重组等因素制约,推动战略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存在困难。

(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市属企业负债规模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企业项目资金回款困难,盈利水平低,偿债能力弱,经营性现金流少,面临较大的还款压力。企业银行续贷进展不利,新的银行授信额度偏低,部分金融机构主观压缩平台类企业授信额度,降低担保额度,企业融资困难,高息债务置换推进缓慢,债务风险较高。

(四)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市属企业在破解党委议事难题上灵活度不够个别企业党委“三张清单”运行情况不理想,党委研究决策事项过多,削弱和影响其他治理主体的作用发挥。有的企业未建立分类管理分级授权决策体系,效率低下。在破解党建错误思想认识上力度不够个别党务工作者缺乏系统思维,存在就党建论党建、就业务论业务“两张皮”问题,没有抓住国企党建工作的主题和主线。在破解党委民主与监督作用上强度不够大多数市属企业党委对所属党组织的党建考核结果差距较小,党建考核机制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部分企业还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干部人员的监督管理针对性措施不到位,没有做到抓在日常、落在实处。运用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较少,权属子企业负责人接受警示教育力度不够。投融资、物资采购、资源并购、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等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领域,有针对性开展专项整治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步打算

(一)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市国资委将严格按照时间进度抓好各项改革措施落实,确保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二)着力推进国企转型升级和专业化整合。加快市属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实体产业布局,2025年菏投集团、水务集团、城建集团6家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占比达到5%以上。加大科技投入,20256家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力争达到1%以上。有序推动一企一业、一业一企改革试点厘清试点企业业务边界,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切实打造业务清晰、管理统一、运营一体的专业化发展模式。

(三)多措并举防风险化危机守牢底线。加大亏损企业治理力度,到2025年,市属经营性企业整体亏损面压降至15%以下,亏损额总体压减30%以上。有序压城投公司及融资平台数量,有效压减市属企业债务规模有序推进高息债务置换工作,实施财务风险动态监测管理,健全完善风险预警监测报告处置机制。

(四)持之以恒抓党的基层基础建设。指导推动企业制定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决策事项管理办法和权限清单,推动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与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在工作实践上的有效衔接。把2025年作为市属企业党建强根铸魂巩固提升年,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实现融合、相互促进。持续保持从严治党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国资委领导干部到企业一线调研工作。把清廉国企建设纳入企业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纳入履行管党治党责任、领导干部述责述廉重要内容,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稳定工作。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